巧用绘本,轻松激活孩子的艺术细胞
2015-07-31 绘本馆毕加索说过,“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。”因此,他几乎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。这是对儿童绘画艺术的高度评价。
艺术看起来总是很高深。但在孩子眼中,未必。距离孩子越近,似乎距离艺术也就越近。从这个角度说,给孩子们做艺术启蒙,其实并非难事。
比如,我们今天就从对大师的绘本解读开始,去看一看,绘本里的艺术信息都该怎样理解。掌握一些小技巧,父母平日里进行亲子阅读之时,就可以对孩子进行引导。或者在亲子游戏过程中,对绘本阅读进行拓展。如此,即便不懂艺术,做父母的仍然可以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。
下面,我们就一起来细品华人绘本大师——杨志成的经典绘本《7只瞎老鼠》——凯迪克银奖作品。这本绘本也是我们读书会上曾经和父母们一起读过的作品。后续,我们还会陆续分享这样一批大师绘本,希望换个角度去深化我们的亲子阅读。
杨志成先生是几个屈指可数的享有国籍声誉的华人绘本大师之一,在中国长大,美国接受大学教育的他,在创作上善于将中西方文化相融合,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图像语言。他的绘本,多以各国民间故事为主,色彩感强,艺术形式多样。迄今为止,他创作了80多本图画书,曾三度获得美国图画书最高荣誉——凯迪克大奖,代表作《狼婆婆》《七只瞎老鼠》《月熊》等。
我们小时候都听过“盲人摸象”的故事,是不是印象很深刻?《7只瞎老鼠》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创作的。7只不同颜色的小老鼠,看到了一个“怪东西”,于是挨个去摸象,可是,每只老鼠都只看到了很小的一部分,只有最后一只白色的老鼠,从“怪东西”的这一边跑到了那一边,又从“怪东西”的上边跑到了下边,终于知道这个“怪东西”,就是一只大象。
听起来,故事很简单。然而,如果你手里有这么一本绘本,用留白、喷溅、拼接、镂空、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,将这个故事生动而有趣地表现出来,你的想法就会完全不一样了——这是一本内涵十分丰富的绘本。也正因如此,在和孩子一起阅读《7只瞎老鼠》时,一定带孩子一起细细品味那些感受极富创意的艺术表现力。
留白
“留白”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,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、云雾、风等景象,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。后来“留白”渐渐被用到了其它绘画中。“留白”可以使画面构图协调,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,很自然地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主体。从艺术角度上说,留白就是以“空白”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。
在《七只瞎老鼠》中,杨志成先生也用到了留白的艺术手法,他通篇使用纯粹的黑色作为背景,把老鼠、大象生动的造型、色彩和各种不同纸材的质感都衬托出来。比如,正文第一页(如上图)是用纯黑的背景衬托出7跟小细绳,让人遐想,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往后翻。
亲子阅读时,不需要特意解释留白的艺术手法,让孩子自己感受就好了,慢慢地,他的视觉感受能力会自然得到提高。
色彩
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的实验证明:孩子(特别是学龄前儿童)对事物的认识、辨别、选择,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。可见,色彩对于孩子的视觉空间,以及引起儿童心理注意的倾向上有着重要作用。
杨志成先生在《7只瞎老鼠》上就用了很多色彩语言。
赤、橙、黄、绿、白、蓝、紫是7种孩子最容易识别的颜色,杨志成先生分别用这7中色彩分明的颜色,加上最简单的剪纸拼接造型,来表现七只不同的老鼠。而黑色背景,更加突出了这七种颜色。黑色背景也反衬出老鼠“瞎”的特点。有深意的是,在黑色之中,杨先生给它们贴上了白色的眼睛,唯独白老鼠,眼睛是灰色的,这也为故事的最后白老鼠看清楚了大象的全貌打下伏笔。颜色的视觉冲击也会让孩子对7只瞎老鼠的形象记忆尤深。
如果细心看,你会发现,红老鼠看到的大象腿也是红色的,绿老鼠看到的大象鼻子是绿色的,每只老鼠看到的大象都和自己的颜色一样,这里也用了一个隐喻: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情,侧重点各不一样,而且每个人都倾向于接受和自己价值观相似的观点。这个深奥的意义,孩子可能理解不了,但是他绝对会注意到这些色彩的变化规律,这个色彩的小细节在他幼小的心理留下很深的印象。
肌理
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,即各种纵横交错、高低不平、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,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。
在《7只瞎老鼠》中,杨先生是用不同颜色的纹理纸剪贴成大象的各个部位,然后拼贴而成,皱巴巴的纸,将大象的纹理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这个设计非常精妙,也非常讨巧,轻轻松松便达到了视觉上的效果。
更有创意的是,杨先生在小老鼠们汇报观察情况时,对大象不同部位的单独展示时,又都选用了不同效果的纹理纸,呈现出了不同的肌理效果。
你大概已经知道,《7只瞎老鼠》用的最多的是什么艺术手法了,那就是剪纸+拼贴。不论是小老鼠,还是大象,都是用杨先生先精心选材,画图涂色,然后用心剪纸、拼贴出来的。这样的绘本设计可谓独具匠心。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,也可以更好地接受大师的艺术启蒙。
在平时的亲子活动中,我们也可以和孩子玩这样的艺术手工游戏。在体验剪纸拼贴等艺术形式的同时,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。